调查显示,我国燃煤工业锅炉目前的状况令人堪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能效水平低下。锅炉单台容量小,平均容量不到6蒸吨/小时,普遍存在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运行效率低等问题,平均运行效率仅为60%-65%,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0个百分点,能源浪费十分严重。其次是污染物排放严重。相当一部分锅炉没有安装脱硫、除尘等烟气净化设备,一些安装了烟气净化设备的锅炉,受运行成本高等因素影响也很少运行,导致燃煤工业锅炉污染排放问题十分突出。2010年全国燃煤工业锅炉排放二氧化硫约1000万吨、氮氧化合物约200万吨、粉尘约100万吨、废渣约9000万吨,是仅次于燃煤发电的第二大煤烟型污染源。再者自动化水平低。目前大部分燃煤工业锅炉仍然由工人手工操作,操作手段落后,操作环境恶劣,运行管理水平低下,普遍存在“大马拉小车”的情况,实际运行效率差。 我国对燃煤工业锅炉节能改造工作十分重视,将其列为“十一五”期间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采取了一些措施加以推进,但实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锅炉行业管理缺失。目前燃煤工业锅炉没有明确的行业管理部门,国家对燃煤工业锅炉的管理主要局限于作为压力装备的安全方面,量大面广的燃煤工业锅炉缺乏行业管理,导致锅炉行业节能减排监督不力,技术进步缓慢。二是国家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偏低。我国目前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仍然执行2002年出台的国家标准,对二氧化硫的排放要求为900毫克/立方米以内,即使技术较差的燃煤工业锅炉均能达到,对淘汰落后锅炉没有形成约束机制。三是先进节能环保锅炉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尽管近年来高效煤粉锅炉等节能环保先进锅炉技术已有突破,但缺乏激励机制和政策支持,这类先进锅炉技术没有得到普遍推广应用。目前,我国燃煤工业锅炉(也称非发电用燃煤锅炉)约有48万台,年耗原煤约6亿吨,占全国煤炭消耗总量的20%左右,主要用于工业供热、居民采暖和生活热水供应等领域,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冬季采暖供热设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