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浙江省连续两年加大对雾霾的整治力度,目前浙江省的PM2.5浓度在下降,空气优良率在上升。天更蓝了,空气更好了,是不少人实实在在的感受。近日,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了省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法执行情况的报告和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中不仅提到了浙江为防治大气污染所做的各方面努力,还说明了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浙江投入超500亿元防治大气污染去年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2万件拘留1660人今年4月至7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从检查结果来看,浙江注重标本兼治,产业、能源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各级政府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环境治理的治本之策,一方面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绿色产业比重;另一方面加快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加强重污染行业整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荣祥说。2015年全省淘汰20多个行业的落后、严重过剩产能,涉及2000多家企业;淘汰整治100多个“低小散”行业集中区块,涉及2.2万家企业(作坊)。截至2016年6月底,累计淘汰2.6万台燃煤小锅炉,累计淘汰黄标车、老旧车80万辆。去年浙江全省已全面供应国V标准车用汽柴油,今年4月1日起分阶段提前实施国V机动车排放标准。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015年全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6%,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天然气使用量达到78亿立方米,比2010年翻了一番。省委、省政府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并对县以上城市实行空气环境质量管理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在资金投入上,去年,浙江省市县三级财政共投入大气污染防治资金80多亿元,带动社会投入400多亿元。今年,中央和浙江省级财政已安排资金5亿元,专项用于大气污染防治。与此同时,浙江去年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2万件,行政、刑事拘留1660人。4月25日,又全面启动百日环保执法专项行动,截至7月10日,专项行动已查办环境违法案件7000多起,行政、刑事拘留400多人。机动车尾气成为杭州PM2.5首要污染源杭州、宁波将开展车用汽油浙Ⅵ标准试点浙江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从污染物浓度看,去年,县级以上城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平均浓度分别比上年下降22.2%和6.7%,11个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11.3%。今年1-6月三项指标又分别同比下降25%、6.7%、11.5%。从空气质量优良率看,去年11个设区城市达78.2%,比2014年上升2.7个百分点;今年1-6月达82.3%,同比上升5.7个百分点。不过,省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报告也指出了目前仍存在的一些短板:2015年,全省11个设区市中,除舟山外其余市的空气质量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69个县级以上城市只有13个达到国际二级标准;秋冬季污染天气发生频率较高,臭氧污染问题日益显现。具体来看,车船排放污染比较突出。“我省目前已有1622万辆机动车,由于城市道路拥堵,造成汽车尾气排放量成倍增大。”袁荣祥说,据2015年杭州空气PM2.5源解析,机动车尾气成首要污染源,占市区本地源排放贡献的28%。此外,城市扬尘烟尘污染治理不平衡,一些建筑工地和拆迁、道路设施的扬尘措施还不到位。政府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一些地方还没有建立大气污染清单,有关部门对大气复合污染成因和特征污染源研究有待深化。接下来,浙江将进一步提高油品质量,杭州、宁波开展车用汽油浙Ⅵ标准试点;将继续优化能源结构,今年天然气供应量要达到90亿立方米;将加快推进燃煤小锅炉淘汰,年底前再淘汰1万台;调整产业结构,全年淘汰改造落后产能企业1000家以上;今年年底前,设区城市建成区餐饮经营场所全部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民用建筑强制使用水性涂料。
在线留言